拉斐爾(Raphael, 1483-1520)是集文藝復興盛期(High Renaissance)各項成就的卓越大師,他比達文西(Leonardo da Vinci, 1452-1519)小31歲、比米開朗基羅(Michelangelo, 1475-1564)小8歲,然而比達文西更多產,也如米開朗基羅一般多才多藝。拉斐爾具有高度藝術天份,擅長以其纖細敏銳的美感,學習同時代各大師的藝術成就,將之融入自己的風格,甚且加以超越。在其短暫的37年生命中,造就出臻於和諧完善的理想美。
現藏英國國家美術館(National Gallery, London)《亞歷山大的聖凱薩琳(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era, 約作於1507年)》,被視為是拉斐爾的一件轉型期作品,此時藝術家正要結束他的佛羅倫斯時期(1504-1508年),準備應邀前往羅馬為教宗朱利略斯二世(Pope Julius II, 1443-1513)工作。此幅作品呈現四世紀亞歷山大城公主暨知名學者聖凱薩琳(282-305),為基督教殉教前的時刻。聖凱薩琳於14歲時皈依基督教,由於不願放棄她的信仰,於18歲時被羅馬皇帝Maxentius(c. 276-312)下令以帶刺的車輪折磨至死。然在行刑之時,天空突然出現雷電將車輪霹毀,使其無法傷害聖凱薩琳;聖凱薩琳因而被改以斬首結束生命。畫面上聖凱薩琳位於畫面中央,手握衣袍,斜靠在象徵其殉教的車輪上,右上置於胸前心口上,回首遙望金光破雲而出的遠方天空,嘴唇微啟,彷彿沈浸在救贖的狂喜中。
畫中聖凱薩琳抬首、雙眼望天的神情,時可見於文藝復興時期另一大師佩魯季諾(Pietro Perugino, 1446-1523)描繪聖者的作品中,如現藏梵蒂岡博物館(Vatican Museum)的《聖本篤;聖芙拉維亞;聖普拉希德斯(St Benedict; St Flavia; St Placidus, 作於1496-99年)》作品即為一例;顯示拉斐爾藝術受佩魯季諾的影響。然而拉斐爾筆下的聖凱薩琳姿態,較佩魯季諾的人物姿態更富動感;此則是拉斐爾從達文西及米開朗基羅藝術中習得的“Contrapposto(一種將人物身體重心放在一側腳上,使其肩膀、手臂、及另一側腳部能夠做出更有動感、更自然的姿勢)”。此種富於動態的人體樣貌,可見於達文西的《麗達與天鵝(Leda and the Swan, 約作於1503-10年)》(原畫約於1700年毀損;目前存世有數件達文西關於此件作品的素描);以及米開朗基羅於1506年為佛羅倫斯主教堂(Florentine Cathedral)所作的未完成作品《聖馬修雕塑(Saint Matthew, 1501-04)》等。拉斐爾於1506及1507年臨摹前述兩件作品素描,現分別藏於英國皇家收藏(Royal Collection, UK))及大英博物館(The British Museum)。拉斐爾為繪製其《亞歷山大的聖凱薩琳》所準備的素描作品,目前則藏於巴黎羅浮宮(The Louvre)。
Details from St Benedict; St Flavia; St Placidus, 1496-99, Pietro Vannucci, called Perugino, (c. 1450 - 1523), Vatican Museum, Rome.
(Left) The Head of Leda, c.1504-6, Leonardo da Vinci (1452-1519), Royal Collection, UK.
(Right) Leda and the Swan, c.1507, Raphael (1483-1520), Royal Collection, UK.
(Left) St Matthew, about 1506, Michelangelo (1475-1564), Galleria dell' Accademia, Florence.
(Right) Study after Michelangelo's St Matthew, about 1507, Raphael (1483-1520), The British Museum, London.
除吸收前代大師作品精華外,本幅畫作更進一步呈現出拉斐爾藝術特有的均衡與和諧之美。首先,聖凱薩琳身著綠、藍、紅、黃等色彩服飾,藝術家卻以其獨特清澄色調使顏色調和;前景車輪象徵聖凱薩琳的受難,卻也同時與背景形成遠近對照,營造出空間深度;再者,在聖凱薩琳置身的優美寧靜風景中,畫家於前景置入象徵基督受難的蒲公英種子花序,巧妙地結合自然之美與象徵意涵;最後,拉斐爾更以一種細膩柔美的光影手法,糅合聖凱薩琳同時遭逢受苦與狂喜的情緒波動,使筆下人物在感情流露下,仍呈現出平和神情。
透過各種色彩、光線、人物律動、構圖變化在畫面上的完美均衡,拉斐爾筆下的聖凱薩琳呈現出一種超越苦痛的寧靜之美。
コメント